实训基地建设

建筑施工实训基地

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15

建筑施工实训基地是由我校与中铁一局集团校企共建的“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总投资 1500 万元,其中双高建设期间投入550万元,占地2400平米,分三期建设而成。可同时容纳 300 人开展实训教学,开出实训项目196个,服务校内交通土建类专业17个。

双高建设期间,利用基地开展3个教育部“1+X”证书的考核鉴定工作,学生取证950人次;企业累计捐赠仪器设备308万元,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大型央企下属的26家企业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基地共有六个区域:

建筑安装实训区:上下两层分别为水暖安装和通风空调安装实训区。

装饰施工实训区:共三层,分别开展:墙面、地面装饰施工,吊顶装饰施工,电路、消防安装等实训项目。

建筑工法楼:本项目由校企共同研发设计,为全国首创,先后被20 余所院校直接借鉴。共包含4种建筑结构形式,300多个建筑细部构造知识点。工法楼按照 1:1 的比例,以“半露半隐”形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示了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双高建设期间,根据建筑行业新工艺、新技术,及时更新升级了构造节点。

工法楼外围主要展示了地基处理和边坡支护的各种形式;以及建筑外围脚手架、临边防护、卸料平台等具体的做法。建筑内部还设置了学习讨论区和动手操作区,学生可以对照图纸和建筑实体进行钢筋绑扎训练。

集成箱操作区和工种实习区:每组集成箱中分类放置了不同规格钢筋、模板、脚手架等,学生对照图纸和样板,搭设出梁、柱、剪力墙和楼梯等多种典型的建筑构件。可开展架子工、钢筋工和模板工3 类工种教学,主要服务于全校土建类专业的工种实习课程。这里也是工种鉴定和一年一度学校技能大赛的主要场所。

智能建造实训工厂:于2020年立项建设,总投资390万元,服务于装配式建筑实训教学,包括一栋1:1装配式建筑工法楼和装配式工种实操区,可开展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及吊装实训。

装配式工法楼:展示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两种结构的基本构件,保留施工痕迹,展示质量缺陷区域。同时纳入装配式装饰装修相关内容。

生产实训区:为吊装训练区,按1:1建造,采用轻质材料降低自重,确保操作安全。

装配式工种实操区:聚焦预制构件的生产、预埋、装配、灌浆、打胶封缝等关键工种,教学场景还原现场环境,重复训练模拟实操体验。

装配式建筑科普馆:集成装配式虚拟仿真教学系统、AR教学系统、教学实训管理系统、BIM应用系统和科普馆展示系统,将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全过程展现。


同时,该实训区对接国赛要求,是“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的主要训练场所。近五年,学生累计荣获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余项,承接BIM及装配式技术应用横向课题33项、技术服务合同额2200余万元,成果获奖23项。教师入选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专家组成员、5人次担任多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相关赛项裁判。

双高建设期间,依托本基地教学实践,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成“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基地建设经验先后被100余所高职院校学习借鉴,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