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教研室



道桥教研室教师团队共有成员11人,其中,硕士10人,本科1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国家注册建造师、试验检测工程师6人,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24年立项黄河流域优秀教师团队培育团队、陕西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8项,市厅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

  研究方向:道桥教研室设置道路综合检测实训基地、桥梁综合实训基地、专业模型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6个(工地流动课堂)。建有渭南市道桥施工智慧监控技术研究中心、邱琼海桥梁智慧建造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以国家交通强国建设、道路施工技术、桥梁智慧建造技术、BIM技术应用、道桥工程智慧监控为研究方向,深入研究行业发展难题,开展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

  标志成果: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双高”建设专业、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立项完成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主持渭南市科技局市厅级项目4项,开展技术服务20余项,合同额累计400余万元。


 

都志强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多年来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第一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仿真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主持完成路桥行指委课题3项,主持完成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思政课题1项;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参与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建设项目1项,参与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和技术服务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3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奖项团体二等奖两次,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等奖一项。

李刚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硕士,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中国公路学会会员,陕西省铁路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职业教师发展智库专家,国家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专家,路桥工程无损检测“1+X”证书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专家,渭南市农村公路业务技术专家,渭南市人社局特聘讲师。指导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4部;获批专利8项;主持参与教改课题各8项。主持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1项,参与省交通科技重点项目2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技术服务合同额 100 余万元;获陕铁院“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科技创新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高晶晶

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桥梁工程,道桥与建筑学院副院长,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BIM建模师。中国图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BIM大赛专家、陕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指导学生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省赛银奖2项;第2参与《BIM技术应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编《BIM技术应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主持《BIM技术应用》陕西省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团队;副主编《路桥隧BIM技术应用》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6项;主持参与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到款额200余万元。

樊兴

女,中共党员,教授,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资源专家、陕西省投标评标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获陕西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两项,参与全国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子项目1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主持及参与市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配套学习材料1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曾绍武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获学校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科技人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师德师风考核优秀8次,年度考核优秀5次。主持完成市厅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省重点教改课题1项,参建国家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全国仿真创新应用教学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参与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33篇,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主持技术服务项目4项,参与12项,累计到款超800万元。

欧阳志

男,群众,副教授,工学硕士,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长期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任教,近五年先后教授的课程有:《道路施工》、《桥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路面检测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公路工程预算》、《工程建设法规》、《桥梁临时结构检算》、《城轨概论》等课程。于2019-2020年在渭南市公路局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参编《混凝土结构计算》、《土木工程概论》教材,主持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专业群---《道路施工》在线课程建设;发表论文两篇;申请专利(实用新型)1件;开展对外培训1次;独立开展技术服务1次。

黄娟

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全国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校级教学能手。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获陕西省2024年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参与全国双高院校建设子项目1项,参与全国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参与省级精品课程1门,参编教材1部,主持市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

王新利

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1995年9月-1999年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习桥梁工程专业,毕业后在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施工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历任项目技术员、工程部长、总工、公司经营开发部总工等职,参与指导完成了简支梁预制、连续梁顶推、大跨径连续刚构悬臂浇筑、斜拉桥等10余座桥梁的施工;2016年调至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任专职教师。


龚贵林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家一级建造师。长期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校级课题两项,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1篇;擅长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检测,桥梁健康状态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主持校级横向课题12项,2021年至今累计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额395万元,代表业绩有:贵州省习水县环北大道路面工程检测,渭南高塘至阳郭公路临渭段改建路面工程检测,贵州省习水县太平渡大桥施工监测、渭南市双创基地创新湖大桥施工监测,渭南市高塘镇忠王桥载荷试验,渭南市(城区危桥及周边配套提升改造项目)东风大街沋河桥载荷试验等。

张裕超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技能认定站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主带课程有《路基路面施工》《桥梁施工》《土力学》《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计算》等课程,多次下现场到一线工作岗位挂职锻炼,积累丰富现场经验。共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与参与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3项。

李利利

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主持完成省职教学会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完成国家二级学会教改课题1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2项,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副主编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得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升拓杯”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院校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参与绥延高速技术服务1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优秀奖1项,陕西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4项,校级实践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

赵香玲

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二级建造师、BIM建模师。长期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4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3项,参与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先后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高珊珊

女,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主持路桥专指委教改课题1项,省职教学会教改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课题5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2篇,申报并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获省级铜奖,参加”升拓杯“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院校无损检测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创新大赛获团体三等奖。主持并参与校企合作技术服务项目1项。

李强强

男,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公开发表论文3篇,曾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优秀奖。发表普通期刊论文2篇,核心论文一篇,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与校企合作技术服务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