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教研室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兼课教师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6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助教3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主要承担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主要有工程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应用实践、工程项目智慧管理实践与应用等方向。

标志成果:团队主持参与教科研课题31项,其中省部级教科研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18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4篇、EI 6篇、CSCD 10篇、中文核心18篇,授权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31项。立项省级课程思政课题12项,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项。出版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6部,入选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建筑工程识图”、“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0余项。目前,团队正在主持有关RC结构耐久性及易损性等渭南市重点研发计划2项,参与承担有关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立项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项。


 


李辉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工程制图教研室主任,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带头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持并参与完成教科研项目8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项目2项、参与横向课题3项,授权专利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在线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国家级技能大赛三等奖4项。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孙再鸣

女,副教授,硕士,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工程制图与CAD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针对制图课程、CAD技术、BIM技术制作开发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等。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5部;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师团队打造的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成为陕西省在线精品课程;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鲁文娟

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环境工程。长期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与《工程识图与CAD》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CSCD 2篇、中文核心2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教材两部;获校级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先后被评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等。

彭伟

男,群众,副教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自任教以来,参与2个国家级、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参与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等项目的建设,参编的3部教材获省级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入选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完成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省级课程思政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获省赛一等奖4项、国赛三等奖3项,被学校认定为双师素质中级、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级、技术服务能力高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赵欢

男,中共党员,讲师,博士研究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任教以来,指导学生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之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数字化创新应用等赛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及参与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7项。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2篇、CSCD2篇、北大核心4篇。参与企业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项目4项,合同额80余万元。

尚志刚

男,预备党员,讲师,工学博士,结构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抗震、可靠性、耐久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共2篇,EI共6篇,CSCD1篇。参编1部专著,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省部级奖1项、厅局奖1项。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

杨健

男,讲师,硕士,毕业于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长期从事道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6篇,主持院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技术服务2项,技术服务合同额70余万元,参与企业实践案例评比荣获三等奖,获得双师素质二级教师称号,荣获第四届(瑞得杯)技能大赛工程测量二等奖,获得实践教学优秀奖,获得“三全育人”考核优秀称号,取得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


周冬

男,中共党员,讲师,硕士,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编写十四五规划教材《AutoCAD技能训练与应用》;参与编写教材《工程识图与CAD》并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参与《工程识图与CAD》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参与省级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比赛获奖4次;指导学生参与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项,相关行业比赛获二等奖2项;主持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6篇。

王育红

女,中共党员,讲师,硕士,控制工程,专任教师。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编写十四五规划教材《AutoCAD技能训练与应用》,参与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省级资源库申报与建设,工程识图与CAD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立与优化、建筑构造与BIM建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的建立与优化、智能建造专业申报、1+X建筑工程识图培训等相关工作。主持并完成陕西省职教学会思政课题1项,参与渭南市科研课题2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并完成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发表论文3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

解小娟

女,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结构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长期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获“课程思政 陕铁行动”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铜奖1项。主持市厅级教科研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1篇;主要参与建设陕西省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参编出版教材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技术服务合同额50余万元。

崔炫

男,群众,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结构工程专业,从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工程识图与CAD、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应用,指导学生获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编教材3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

雷天奇

男,中共党员,陕西渭南人,出生于1995年4月,现任院道桥与建筑学院工程制图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钢结构稳定与疲劳、耐久性、工程结构抗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市级和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I检索各1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

魏超

魏超,男,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参与),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科技核心1篇。先后获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姜叶子

女,中共党员,助教,工学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线工程抗震可靠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项。